
小小邮票寄童心 沁润心灵润成长
——第二次“挂包帮 转走访”对口帮扶活动续
图1.1 孩子写的书信(1)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七彩云南小学的孩子们在10月中旬,写了人生中的第一封信,而且是给千里之外梁河县勐养镇中心学校的乡下孩子们写信。他们未来可能会成为朋友?可能会相见……这些已经足以让孩子们激动不已。认真的眼神、激动的心情、工整清秀的字迹全都装进了这一封陌生又熟悉的信封里,有些孩子还在里面放了一支铅笔、一页书签、一张贴画……当做小礼物,交给那一张张小小的邮票,寄到千里之外。
图1.1 孩子们写的书信(2)
写好的信才刚刚寄出去,孩子们激动而又忐忑的问道:能不能寄到?什么时候能寄到?他们收到信会不会也这么高兴?他们会不会回信……焦急等待的日子总是漫长,孩子们会时不时问起老师这些信件的去向和遥远地方孩子们收信的感觉。
图1.2 孩子们收到的回信
两个星期过去了,那个秋高气爽的午后,三个班的孩子们最先收到了回信,信还没发,孩子们早已激动不已。一个个争先恐后、激动的拆开信,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迫不及待地急忙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分享,有第一次收到回信的新鲜感,有那份期盼得以满足的兴奋感,更有那对未知生活的好奇感……其他班的孩子得知有孩子收到回信,自己却还没收到,内心变得无比焦灼,由时不时的疑问变成了一天不知重复多少次的询问。庆幸的是,随后的一个星期,孩子们陆续收到了回信,不然他
图1.3 孩子们收到的回信(1)
们会一直如此焦灼的。从这些回信中,孩子们收到了与他们一样认真,一样工整清秀的字迹,还有那钢笔、书签类的小礼物,这或许便是孩子之间的礼尚往来。
图1.3 孩子们收到的回信(2)
图1.4 迫不及待地读信(1)
图1.4 迫不及待地读信(2)
图1.5 着急寻找自己的回信
图1.6 信中滑落的小礼物
教育的“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源于教育,又为了教育。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孩子之间的“手拉手”便是这项工作最好的诠释,那份寄出信件和收到回信的激动,会让孩子们久久难以忘怀。
撰稿人:杨海燕
校稿:尹茜
摄影: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