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错求真知 立德树真人
——记我校教师参加2018年化错教育年度峰会暨华应龙名师工作室展示汇报活动
2018年11月14日,在我校教务处副主任韩斌老师的带领下,崔青、姚云、谭吕、杨俊共5位教师,远赴江西省南昌市参加2018年化错教育年度峰会暨华应龙名师工作室展示汇报活动。
5位教师赴南昌参加化错教育年度峰会
南昌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江南四大名楼之一滕王阁便坐落于此。唐代诗人王勃曾在此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
11月16日早,本次峰会如期在南昌市第二十八中报告厅展开,南昌市东湖区的领导为本次大会及到场参会的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致欢迎词,揭开了本次大会的序幕。领导自信满满的指出,“江西教育看南昌,南昌教育看东湖”,注定了本次大会定会是一场教学的盛宴。致词毕,南昌市东湖区副区长和华应龙老师,为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华应龙名师培养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并且为基地成员颁发了证书。
随后,华应龙老师在基地报告《我们为什么对化错情有独钟》中,为大家诠释了何为“化错教育”,化错教育的由来、发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华应龙老师的理念在他的研讨课《正方体涂色问题》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可理解为“差了一点,就错了”,但是作为老师,要对学生充满耐心,孩子“错着错着,就对了”。华应龙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与耐心,为所有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要好好把握孩子所生成的“差错”,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走向“正确”。
华应龙老师教学《正方体涂色问题》
同日下午,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华昌小学特级教师李培芳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说一句正确的话》,在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方面做出了榜样,来自清华附小的易博老师,虽然临时迫于无奈更改课题,但仍然临危不乱,稳扎稳打,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秒的认识》。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百花小学的胡健老师带来了《包装的学问》,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情境中教会学生关于表面积的相关知识。
易博老师教学《秒的认识》
11月17日上午,虽然天气仍是阴雨绵绵,但阻挡不住教师们学习的热情。来自北京海淀中关村一小的副校长为大家带来了《残缺之美》,通过对破碎镜面的探索,逐步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带领学生和老师们进行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周腾老师带来了《认识千以内的数》,为低学段的课堂如何体现“化错教育”做出了榜样;来自北京市正泽学校的施银燕老师,是全国唯一一位既是博士又是特级教师的教师,为大家带来了《四维图形长什么样?》,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最后拓展思维到四维长方体,是一堂极具深度的课堂;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的刘伟男老师,是一位别具一格的数学教师,把数学、人文、历史、传承等方面都融汇在一堂《拾遗苏州码》,不仅让孩子学会了数学知识,还把“文化拾遗”的思想带给了学生,当学生说出“这是中国的数字”的时候,引爆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商红领老师教学《残缺之美》
刘伟男老师教学《拾遗苏州码》
当日下午,有一对教师夫妻也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课堂,他们是来自江苏省南通市的管小冬老师和柳小梅老师,两位分别进行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第二课时,课堂循序渐进,注重课堂生成,紧扣“化错”主题;北京市海淀区的孙敬斌老师也带来了自己的《百分数的意义》,对百分数进行了深度挖掘,学生们和参会老师们都听得十分“过瘾”。
管小冬老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1》
18日上午,来自北京的沈勇老师、张洪叶老师,来自南京的高丛林老师分别为大家带来了《田忌赛马》、《归一问题》和《用数对确定位置》三节精彩的课堂,引起了学生们激烈的思想碰撞,同时也为本次化错教育峰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华应龙老师铿锵有力的闭幕式演讲声中,本次大会已经缓缓落下帷幕。本次南昌之行,老师们收获满满,永远怀着一颗好学的心,永远对学生及教学充满热情,华应龙老师“错着错着就对了”的思想时刻感染着我们,而我们,也将在不断磨练中砥砺前行,勇于挑战,成为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
与华应龙老师合影留念
撰稿:杨 俊
校稿:韩 斌
摄影:姚 云
编辑:方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