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润心灵 携手成长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七彩云南小学2016年第二次“挂包帮 转走访”活动
2016年10月13日,我校根据云师大基础教育集团《云南师范大学对口梁河县基础教育帮扶工作方案》的要求,到德宏州梁河县进行2016年第二次“挂包帮 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在同年六月份对口帮扶活动的基础上,孟强校长、彭文冲副校长和李彤主任带领本校教师队伍深入700公里以外的勐养镇中心学校开展第二次对口帮扶活动。
图1.1 整装待发
10月14日上午,孟强校长及老师们前往勐养镇中心学校,申安佩校长亲切接见。第二次的会见,两校的老师已经非常熟悉。
图1.2 再次携手
申校长热情地带领七彩云南小学的老师们参观校园并向大家介绍勐养镇中心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围墙上张贴的民族文化、校园介绍、宣传栏……孟校在一旁耐心聆听,老师们认真参观,连连称道。第一次的帮扶活动中,勐养镇中心学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困惑,通过两校的交流,四个月之后,勐养镇中心学校的校园文化已初见雏形。随后申校长带领老师们参观了学校行政楼旁边的一块空地,意在建设校园图书角,并提出图书角建设计划中存在的困难。孟校悉心听取之后,首先对该校的校园图书角建设计划给予肯定,并随即提出在图书角设计和图书存储方面给予帮助。申校提出在勐养镇中心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关于两校友谊的内容,并向孟校征询该内容的主题,孟校与所带领的教师队伍经过讨论,确定为“彩虹桥校园系列”。
图1.3 讨论校园文化建设
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来自勐养镇中小学校一年级的语文老师瞿应花带来了汉语拼音《d t n l》展示课。课堂上,瞿老师精彩的讲授,吸引了所有孩子们的目光。清晰的教学环节,明确的教学内容,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让台下所有的老师为之称道。孩子们认真、自信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图1.4 瞿应花老师授课
图1.5 孩子们认真听课
课后,申校虚心向彭文冲副校长请教小学拼音教学方面的问题。紧接着,瞿老师进行说课,介绍自己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在彭副校长评课的环节中,勐养镇中心学校一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和随行的两位语文老师也一同进行了评课,老师们都对瞿老师的教学给予了肯定。彭副校长也指出瞿老师教学思路清,目标明晰,教学环节清楚;遵循儿童拼音教学规律,游戏非常吸引学生;但同时也建议教学不可脱离课本,需用好课本;在拼音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上,可重新考虑调整;在汉语拼音字母书写上,落实教材中的描红环节。精彩的授课,全面的评课,让在座的所有教师受益匪浅。
图1.6 彭文冲副校长评课
图1.7 瞿应花老师进行说课
图1.8 勐养中心学校一年级老师评课
图1.9 本校唐宇凡老师进行评课
图1.10 本校杨海燕老师进行评课
展示课结束后,在李彤主任通过三段微视频介绍了我校的杨海燕、孟凡雪、唐宇凡三位教师后,三位教师逐一做班主任工作交流。交流中教师们充分准备,精美而又用心的PPT,演讲中的真情流露,让台下的老师们为之所动,爆发热烈的掌声。演讲结束,李彤主任对三位教师的交流作总结,勐养镇中心学校的老师们纷纷发言,交流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气氛非常热烈。
图1.11杨海燕老师做交流
图1.12 孟凡雪老师做交流
交流结束后,彭文冲副校长对两校教师们开展“两学一做”交流学习,耐心传达“两学一做”精神,并在帮扶活动中落到实处。
图1.13 彭文冲副校长做交流
10月14日下午,教师们走访了勐养中心小学所辖的“一师一校”野鸭塘小学,这所小学离中心学校大约18公里。有1个教学班,1位老师,是一位刚工作一年的年轻女教师,7个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走进这所被大山怀抱的学校,简陋的篮球场上晒着些许玉米,一群母鸡在奔跑、啄食。这些对于教室里学习的孩子们没有丝毫影响,他们坐得非常端正的,认认真真写着汉字。
图1.14 初到野鸭塘小学
图1.15 野鸭塘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
在参观野鸭塘小学结束之后,两校教师直接转至下一所同样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小学——芒回小学,这是一所坐落于阿昌族村寨中的小学,90%的孩子都是阿昌族学生。因为山间地形复杂,学校离家远,孩子们从一年级便开始住校。两校教师还一同参观了孩子们的食堂,了解孩子们的食宿情况。
图1.16 初到芒回小学
图1.17 孟校长与芒回小学的孩子们交流
参观结束后,在芒回小学简陋的会议室里,孟校为所有教师进行了“沁润心灵 携手成长——我们的校园文化”的精彩讲座。讲座中,孟校就七彩云南小学校园文化的历史、形式、内涵做了细细讲解。七彩云南小学的校园文化从历史走来,立足当下,将乐学、翰墨书香、科技兴国和劳动快乐串联起来,让教师们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本次“挂包帮”活动,不仅加深了两校友谊,更拓开了彼此的教育眼界,相信在两校老师的互帮互助中,孩子们一定会更加茁壮成长!
图1.18 孟校长做校园文化讲座(1)
图1.18 孟校长做校园文化讲座(2)
图1.18 孟校长做校园文化讲座(3)